4月10日,江盐集团、海森药业、陕西能源等主板注册制首批10家企业集体登录沪深交易所,这标志着A股正式全面进入注册制时代,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又迈向新的里程碑。截止4月10日收盘,首批10只主板注册制新股上市首日全线收涨。
回顾近年来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历程,以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为突破口,推进一揽子改革,从增量市场到存量市场逐步推开,成功地走出了一条渐进式改革的路子。
2018年11月5日
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宣布,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,标志着注册制改革进入启动实施阶段。
2019年7月22日
首批科创板公司上市交易。
2020年8月24日
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落地。
2021年11月15日
北京证券交易所揭牌开市,同步试点注册制。
2023年2月1日
证监会宣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。同日,《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》《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》等规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。
2023年2月17日
证监会发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。证券交易所、全国股转公司、中国结算、中证金融、证券业协会配套制度规则同步发布实施。
而今,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,为加快构建一个规范、透明、开放、有活力、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提供更加坚实的制度支撑。
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、主席易会满出席上市仪式并致辞时表示:我们深刻认识到,世界上没有统一的注册制模式,注册制改革的本质是把选择权交给市场,强化市场约束和法治约束,提高投融资的便利性。在试点注册制之初,我们就牢牢抓住这一本质,明确提出坚持尊重注册制基本内涵、借鉴全球最佳实践、体现中国特色和发展阶段特征三个原则,并贯穿于改革各方面和全过程。与核准制相比,实行注册制不仅涉及审核主体的变化,更重要的变化体现在四个方面:一是理念的变化,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,监管部门不对企业的投资价值作判断。二是把关方式的变化,主要通过问询把好信息披露质量关,压实发行人信息披露第一责任、中介机构“看门人”责任。三是透明度的变化,开门搞审核,审核注册的标准、程序、问询内容、过程、结果全部公开,监督制衡更加严格,让公权力在阳光下运行。四是监管执法的变化,对欺诈发行、财务造假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“零容忍”,露头就打,实行行政、民事、刑事立体处罚,形成强有力的震慑。实践表明,注册制改革是一场触及监管底层逻辑的变革、刀刃向内的变革、牵动资本市场全局的变革,影响深远。
值得注意的是,注册制的透明度在所有的制度里是最核心的部分,随着注册制的落地,上市公司如果要公开发行股票,就需要把所有信息都及时完整全面地公开,让投资者很完整地了解这家公司的投资价值,然后决定是否要进行投资。所以注册制并不是放松了上市公司的条件,而是把权力放到了市场,给到了投资者,如果你不愿意去买,你不看好它,那么这个股票就卖不出去。
“企业上市不是终点,而是新的起点”。当前,受益于注册制改革,不少上市公司都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“获得感”,众多实体经济产业也显著受益。相信随着全面实行注册制改革的深化实施,会为企业发展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机遇,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将持续利用资本市场做优做强。